陶冬:这里面有两个逻辑性的错误。
第一个逻辑性错误是,房地产是经济的重要支撑因素,当经济回落的时候其一定放松,政策不再紧。但不再进一步收紧,维持原样和放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犯了这个逻辑错误的人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吃了很多亏,今年上半年还在吃同样的亏。
第二个,在正常的情况下,房地产对经济是正面的支撑作用。但是,当经济出现泡沫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一个更大的泡沫来刺激经济。这个逻辑就变成了人不开心就要吸毒,吸毒之后就开心了,大家都知道吸毒对于身体会带来什么影响。是不是因为他开心了,你就愿意给他更多的毒药。
回过头想,为什么现在中国的企业都不愿意投资,就是因为泡沫化。房地产赚钱太容易了,再怎么用虚拟经济来刺激,也许能够把明年的增长变高了,但是最终垮下来的时候对于经济的伤害,对于社会的伤害会更大、更难受。
这就涉及到了所谓第二个逻辑性错误,当看到危害出现的时候,是不是要用另外的危害,甚至更大的危害来减轻前面的危害?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有周期。有周期必然有上,必然有下。房地产的周期跟人得病一样,本来就不是很让人开心的事情。试图填平房地产的下行周期本身是不聪明的做法,这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从这三点来讲,我认同房地产对于经济非常重要,甚至如果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政府有可能推出一些措施。
但房地产泡沫不是中国的专利,古往今来出现过许许多多次,每一次都有故事,每一次在破灭之前人家都能够找到原因说这次泡沫和过去的泡沫不一样,等到泡沫破裂的时候,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特性,但泡沫就是泡沫。
我觉得中国房地产长期来讲还是有自己特性,特别是中国经济对其很看好。但是,以此来说明房价不会跌、没有周期,以此来说明政府有一只万能的手,万能的头脑,可以做上帝的事情,我相信这是自欺欺人。
政府有能力让一个泡沫破裂,甚至有可能把这个泡沫拆开,但是在房地产下行周期里面,泡沫破裂的风险是非常糟的。政府以软着陆为名调整房地产,将最终搞成硬着陆的结果。世界上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很多次都是这样做的。
观点地产新媒体:你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预计2015年中国房地产下降40%到50%,这指的是房价还是成交量?
陶冬:房价,但是这个数字只是虚数。
观点地产新媒体:那么你认为现在的房价是怎么样的状况?
陶冬:房地产和股票不一样,股票具有同质性,而且还有公开交易的平台,无论是成交量还是价格可以做到准确化,精确化。
房地产没有同质性,这个地方卖的楼和另一个地方卖的楼没有可比性,甚至同一个地段,今天卖的楼和去年卖的楼也不可比,而且不同的开发商建的楼也没有可比性,同时这也没有公开交易的平台。
房地产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这样,要是真的精确到上涨或者下降到0.5%之类的,都是瞎掰。
因为,这套房子价格可能的确比上一套房子涨了20%,原因却是精装修成本改变等东西加在一起,这都是很难具有可比性。
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看现在的数据,我所看到的是市场减价带来整个房价出现细微的下滑,这些细微的下滑在周边地区比较明显,在好的地段不明显,个别城市稍有回落。
至于开发商说不涨我也不太信,也许有个别是不涨了,但是如果把开发商的涨价统计起来,可能还是以前的说法。毕竟开发商要说涨才能吸引更多买家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