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楼市漫画 > 正文

解决现有住房问题 大众住宅:唤醒沉睡的机会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4.10 来源:瞭望 作者: 赵燕菁

  “刀锋”上的均衡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理解价格的形成机制。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供给和需求是两个趋势相反的曲线。这两个曲线必然存在一个焦点,而这个焦点上的价格,就是理论上的“均衡价格”。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剪刀”。

    显然,这个理论实际上并没有回答最优价格问题。很少的供给加上很少的需求可以对应一个很高的“均衡价格”;同样,很大的供给加上很大的需求,可以对应一个很低的“均衡价格”。

    现实中,价格的变化并非如边际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随着供求曲线变化而变化的连续的过程,而是分为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两种状态:当供大于求时,价格通过生产者竞争来决定——市场的价格等于最后一个生产者利润为零时的价格;当供不应求时,价格通过消费者竞争来决定——市场的价格等于最后一个消费者的预算所能承受的最高价格。

    假设有100套住宅,当市场上有101个消费者时,市场的价格就是第100个消费者排除第101个消费者所需的最高价格;如果市场上消费者减少到99个,市场的价格就是第99套住宅的生产者排除第100套生产者所需的最低价格。

    这就意味着,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时的价格与规模不是连续“量跌价涨”。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如政策变化),需求跌破供求转换点,将会出现急剧的“量价齐跌”——从“消费者均衡”直接跌落到“生产者均衡”。下跌的“深度”,取决于消费者竞争时的“价格—规模”同生产者竞争时的“价格—规模”之间的落差(这个落差也就是所谓的“泡沫”)。

    因此,现在我们所寻求的“拐点”就不会是一个逐渐的边际调整过程,它是猛烈的价格和规模“双暴跌”。现在的供需观望只是一种“刀锋上”的不稳定均衡。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我们就有必要重新思考当前以打压房价为核心目标的房地产政策。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