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警告称,通膨一旦失控,将成为威胁经济增长的更为重要的风险。如果通胀真的演变为一个自我实现过程,那么大幅度的紧缩政策将接踵而至———既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紧缩,也包括广泛的价格控制措施。在过去两次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1987-1988年和1994-1996年),GDP增速均较之前峰值水平降低了6至7个百分点。“货币供应和信贷的强劲反弹警示我们根本性的通胀压力仍然十分显著”,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昨天表示,即使在雪灾的影响消退之后,货币供应的快速增长仍足以使通胀保持在高位甚至继续上升。
梁红强调,现在还远不是放松调控政策的时候,相反中国政府可能会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包括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速人民币升值以及加强对商业银行放贷的严格控制。
但央行一位新闻官员周二昨天对媒体表示,中国不会基于单月CPI等数据调整货币政策。这位要求匿名的官员表示,不会对东京外汇市场有关中国央行将很快加息的猜测置评。
渣打:三季前将加息4次
尽管中美利差“倒挂”已创下6年新高,但今年继续加息还是成为目前市场最为热衷的调控预期。将1月份CPI增速与中国目前3.93%的税后基准利率相比较,负利率水平已经扩大至317个基点。事实上,中国已是连续14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之中,显示未来加息的空间依然很大。
如此之大的负利率水平,也显示官方此前的紧缩措施力度太小,远远不足以抑制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