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强调,今年全年CPI走势可能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和发挥作用,预计下半年CPI涨势会趋于缓和。
2月CPI高看“两位数” 物价可能演变为“螺旋式”上涨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对短期的通胀数据并不乐观。“CPI在一季度可能连创三次新高,2月份CPI将上涨约7.8%,到3月份预计超过8%。”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昨天撰文指出,由于1月份的CPI统计只考虑当月平均与上月平均的比较,而雪灾(主要集中在1月底)带来的对食品价格的推动将更多地反映在2月CPI数据中。
马骏认为,从农产品价格向加工食品的价格传导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也会进一步推高今后一两个月的CPI。“1月份的PPI增速创下3年新高也说明,成本推动通胀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农产品的范围。”马骏强调。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也表示,虽然前期CPI的增速加快主要受到食品价格上涨所推动,但近期PPI的表现暗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压力也在逐渐上升,这同样可能最终影响到CPI的表现。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曾早在一周之前就准确无误地预测出1月CPI增速,她昨天对2月CPI增速的预测近乎危言耸听,“CPI增幅可能会大大高于7%,甚至有接近两位数水平的可能。”梁红强调,价格指数在价格急剧变化的时期普遍有滞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