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食品中,1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8.8%尤为醒目,彻底击碎了此前市场关于肉价将在今年年初出现拐点的预测。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集市的监测结果,今年1月猪肉价格只有3天环比略有下降,两天环比持平,其余20多天都在上涨。而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上周曾表示,雪灾肯定会对中国的食品价格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雪灾中一些猪被冻死,猪肉价格今后会在目前的价位上保持高位运行,可能略有上涨”。
同时,粮食价格也上涨了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2%,鲜蛋价格上涨4.6%,水产品价格上涨8.7%,鲜菜价格上涨13.7%,鲜果价格上涨10.3%。
除了食品类价格上涨较快外,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幅度都不大,分别为2.1%、2.1%和3.2%。新华社发表评论称,“这说明控制物价上涨的关键,在于控制食品涨价。”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昨天对新华社表示,今年1月份之所以CPI上涨较高,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是春节因素。按照往年的惯例,春节前夕食品类价格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今年春节在阳历2月,价格因素集中反映在1月份。第二是在1月份发生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因素。第三与去年1月CPI基数较低有一定关系,2007年1月CPI涨幅仅有2.2%。多重因素叠加导致1月份CPI上涨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