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则指出,目前最大的风险在于,当“预期”成为较为重要的价格上涨动因时,物价走势可能演变为“螺旋式”上涨。“我们对国际经验的研究表明,当CPI指数进入7%至15%的‘危险区’时,出现恐慌性购买与囤积商品的可能性将明显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胀原因中的60%是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所导致的。
今春农业生产不利因素增加
事实上,就与食品价格息息相关的农业生产而言,未来数月由此而生的通胀压力的确难言乐观,全年CPI增幅可能达到5%以上。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季农业生产不利因素增加,困难增多。”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昨天在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上表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灾区的农业遭受重创且后续影响还在不断显现,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气候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增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务必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得更深入一些。”回良玉强调,
回良玉指出,当前正值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正值春耕生产即将由南到北全面展开的重要时节,抓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关系到全年粮食稳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关系到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回良玉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动员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尽早开展春耕备耕,坚决打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这场硬仗,力争夏季粮油和全年农业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