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以辛苦积蓄购置了房产,其房款在向房地产商奉献高额利润的同时,究竟有哪些成本被地方政府以税费和地价款的形式拿走?房地产商又如何消化或者转嫁这些成本?这些成本还能不能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在困扰消费者的同时,也成为拷问地方政府民生财政的一个重要内容。
3月8日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某房产公司董事长王超斌,联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等十位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减少政府收费环节,遏制住房价格上涨的建议》,使房价行政成本问题再次暴露于公众视野中。
建议指出,“房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住宅开发过程中政府收费(税)过多,造成开发成本过高。而开发商则把成本转移给市场,造成房价过高”,建议政府应“取消重复收税现象及不合理收费”。本刊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税费和地价成本做了调查。
两会结束后,回到河南省郑州市的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更忙了。他不停地往返于郑州市代庄南街南、京广南路西的A大厦施工现场和郑州市建委等有关部门之间。面积为169105平方米的A大厦项目,还没有拿到施工证,这是令王超斌最着急上火的事情。
也许这份忙碌,堪为王超斌在北京两会期间忙碌的原因做注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超斌,同时还是河南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A大厦正是他公司下面的建设项目。3月8日,王超斌与十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关于减少政府收费环节,遏制住房价格上涨的建议》,指出房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住宅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收费(税)过多,造成开发成本过高――各种税费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30%至50%,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而开发商则把成本转移给市场,造成房价过高。
一个房地产政协委员的税费清单
王超斌并非全国范围内指出房产成本中税费成本过高的第一人。但与他人不同的是,王超斌的这份提案,蕴涵着一个房地产商人的切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