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风险
从1994年委托上海市浦东发展银行运营至今,上海社保资金的投资运营一直处于隐秘地带,基本没有像专业金融机构那样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其风险自然不言而喻。
审计报告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资本市场运作中,由于社保局对委托运营资金缺乏监控,社保基金损失高达9262.2万元。
其具体事实是,2001年7月,社保局拿出企业年金2亿元,委托华鑫证券进行运作,由上海仪电集团担保。后来,华鑫证券通过国债回购质押的方式将1.3亿挪做他用,最后无法偿还。
为了掩盖这笔资金损失,仪电集团将其拥有的账面价值5197.17万资产评估为20052.万元,通过法院判决,以仪电集团下属企业作为欠费抵押的方式,将资产抵押给社保局,以此来掩盖违规投资造成的资金损失。
“该资产按照重新评估价格10790.3万计算,社保资金损失了9262.2万元。”审计报告显示。
除了违规运营带来的风险之外,社保资金本身亦管理混乱。
在1998年以前,各地的社保局、社保中心等社保机构是由社保基金中提取管理费维持运转,1998年的27号文则明确规定社保经办机构不得从地方社保基金中提管理费,由财政全额拨款维持运作。
但是,上海社保局并未遵守这一规定,而是“通过违规列支经办机构经费9.7亿元等方式,挤占挪用社保资金16.94亿”。
而多险种合一的管理制度也造成了一定风险,“自1999年来,社保局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违规划转到其他社保基金43.59亿”。
此外,上海社保局还大量存在以物抵费的情况。此次审计就发现了以物抵缴欠费37.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