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亿投向房地产
在高达300多亿的违规运营背后,更令人咂舌的是2/3以上的社保资金都违规投入了房地产行业。
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7月17日,社保资金对44家房地产企业贷款余额高达201.25亿。”
201.25亿意味着什么?据上海市银监局的统计,上海市全年的房地产企业信贷量不到1000亿。可见201亿足以改变整个上海房地产信贷市场的大局。
这些社保资金违规入市的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巧合”:上海市社保资金投入房地产行业的时间段和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强的时间段几乎完全吻合!
据了解,上海社保资金运营分三个阶段,其自2002年起进入扩大运营阶段。而此时正是上海市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强之时,乃至于引起央行等国家机构多次发出预警信号,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大量社保资金入市显然对上海楼市升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金的投向和国家有关宏观政策导向不合。”审计报告中这样强调。
审计报告就此问题进行了详细披露,比如2003年,央行出台“121”文件,明确提出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控制豪宅别墅等高档物业信贷,但是,社保资金同期却逆向而行,向永德等12个别墅项目贷款25亿。
而且,这201亿中的大部分投向了国家严格限制的不合贷款条件的房地产企业。
根据“121文件”等调控措施规定,银行发放开发贷款时要求必须“四证齐全”、“开发项目资本金不得低于35%”,“发放的贷款不得跨区使用”等。
审计报告透露出,上海社保资金随意放宽贷款条件发给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共有159.07亿贷款发放给了36家不合条件的地产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