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月之间,券商多翻空,支持牛市的利好因素,真的已消失殆尽?
三个月来,美国次债危机虽有放大但近期已政府出面救市;国内通胀扣除雪灾短期因素未见明显恶化,更谈不上失控;从截至上周末已披露的2007年报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符合预期,360多家公司中的230多家推出了分红转增方案;新基金正在快速放行,QFII扩容亦重新开闸……无论是国外、国内经济的环境,还是证券市场内部的不确定性,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
变脸背后
同样的一批机构、同样的研究人员为何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一位某券商研究员分析,随着政策紧缩的明朗和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年前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得到确定,且均不乐观。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让人担忧,虽然目前的年报数据可观,但一季度乃至全年的业绩增长预期依然堪忧。因此,他认为多翻空并不奇怪。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说,与行业、个股的数量分析相比,券商对行情大势的判断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较大的主观猜测性。其结论往往建立在事件的延伸推断,不够严谨。这种情况,在券商营业部的分析师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处于一线的分析师常常人云亦云,或直接将当天走势的结论作为第二天的判断。涨则说涨,跌则说跌,没有自己的行情评判主线,这造成了其服务的散户无所适从。
实际上,机构的个股研究报告在牛市中也曾被质疑存在“注水”的成分。
记者调查发现,牛市中券商行业内对研究员的评判标准,基本上以其推荐的股票上涨幅度为主。因此挖掘出一只牛股,往往成为很多研究员追求的目标。但随着牛市行情的发展,正常的价值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很难解释一些股票的上涨,于是“注水”就成了必然的选择。相应的,研究员只得在报告中不断提高上市公司估值,“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猜测”的结论亦明显增多。
除了评价标准混乱之外,机构报告的多空频繁转换,是否还存在更深层原因?
2007年QFII主动扮演了看空的角色,并在唱空A股的同时,低位增持,“高抛低吸”的手法极为娴熟。(本报3月7日15版《QFII A股掘金路线图》一文曾予报道)
基金等国内机构表面看空,背后增仓也早有先例。2006年底至2007年初的“二、八”,“八、二”轮动行情中,基金一方面坚称价值投资,强调蓝筹的价值,另一方面提示题材股风险,却又在与绩差题材股回落后积极参与,同时抛售高涨的蓝筹,随后转口提示蓝筹股风险。“二、八”,“八、二”的轮动节奏实际上由基金一手掌控,而散户往往慢上一步。
银河证券2月基金仓位跟踪显示,当月基金对蓝筹品种的尝试性进入,开始转变为偏好度的全面提升。而蓝筹股正是2月机构唱空的主要品种,也是散户割肉的主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