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特征二:分红指标失效,高送配股反遭寒流。
在市场的下跌中,泥沙俱下,种种在年报期间有较好分配方案的个股不仅没有给股价带来利好效应,反而遭遇进一步杀跌。周一 国电电力除权除息日,10转增10股派1.20元的分配方案却没有给股价带来任何起色,国电电力以跌停报收。历史上分红指标失灵往往是熊市末期的典型现象,如2005年8月份上证红利指数下跌,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高送配 股票并不被市场所认可。
非理性特征三:破发现象重现江湖。
据本报数据部统计,截至本周一,两市共有22只股票跌破发行价,这些股票的发行时间多为2005年以前,而2005年以后发行的次新股中,有多只已经逼近发行价,其中 中海集运、 建设银行、 北京银行、中国太保股价和发行价的差别幅度都在15%以内,另外 中国银行H股目前股价离发行价仅一步之遥,这在牛市以来是前所未有的“盛况”。另外,跌破增发价的现象就更为普遍,两市目前共有31只个股跌破增发价,其中国电电力、 振华港机、万科A、 中信证券等13只股票破发幅度超过20%。破发由于直接威胁到市场融资功能,往往被视为市场的底线之一。
非理性特征四:估值恐慌,年报有金无亮。
上市公司业绩这一股价试金石也遭遇到非理性的忽视,年报期间有不少上市公司交出了优秀的答卷。与靓丽年报相映衬的是他们股价的暗淡。已经公布2007年报的公司,有10家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在2元以上,而它们3月份以来的平均跌幅近20%,其中 马应龙、 华峰氨纶、 东北证券等跌幅都在20%以上。估值恐慌的蔓延从金融、地产蔓延到农业、食品,从大盘股蔓延到小盘股,从价值股蔓延到投机股,从弱势股蔓延到强势股。
非理性特征五:缺口不补。
从股价的技术走势上看,市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性杀跌。据统计,本轮调整以来,市场创下5个未补下跌缺口。第1个未补的向下跳空缺口于2007年11月2日形成,缺口深度51.91点;第2个未补缺口于2008年1月16日形成,缺口深度9.56点;第3个未补缺口于2008年1月22日形成,缺口深度3.29点;第4个未补缺口于2008年3月10日形成,缺口深度0.22点;第5个未补的缺口于2008年3月13日形成,缺口深度13.33点。这种快速深探,不仅牛市少有,熊市也属罕见,在宏观基本面并未出现实质性逆转的状况下,非理性特征明显。
诸多市场现象反映了市场内部心理因素趋向非理性,这既是市场博弈不断激烈化的反映,也反映了市场越来越逼近理性投资者即将胜出的临界点。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实力的比拼,更像是一场心理实力和耐心的较量,在宏观经济面仍然向好的大环境下,牛市基石仍然存在,供求关系和恐慌因素的影响是剧烈的,但终将是表层和短暂的。市场出现非理性杀跌的时候,也是市场结构性机会越来越近的时候,而理性和耐心或将是新一轮行情的胜出所需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