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跌破4000点后,“恐慌、隐忧、震荡”等字眼,开始在券商研究报告中频繁出现。关于牛熊的争辩,公开信息来看,无论是券商还基金经理,则均已倾向后者。
3月17日,上证指数再下一台阶,暴跌142.62点,收于3820点,最低触及3813点。这是自2008年1月14日以来,第二次收出极度脆弱的“光头光脚阴线”。两市1500余家上市公司中,只有34家收红,近600家跌幅在9%以上,ST股亦有近100家跌停。
1月多、2月空、3月“熊”,机构报告频频变脸。牛市的所有利好因素真的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
多翻空
记者总结2月份以来券商、基金公司研究报告或公开观点发现,其唱空的依据主要包括: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周边市场和国际环境带动、中国经济自身的通胀风险、宏观紧缩政策、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预期、大小非套现压力、再融资问题、估值过高等。
进入三月份后,尤其是两会期间,伴随上证指数的不断走低,机构的看法已由短期的看空演变为,对牛市的质疑和熊市到来的坚持。
上海一家拟上市券商自营部负责人近期公开表示,“我不敢肯定这是不是牛市了。”一个公募基金经理则表示,“熊市征兆明显,一有反弹我就离场。”另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亦肯定地表示,现在已经进入熊市了。
实际上,就在两个月前,券商的1月策略报告还普遍看多。记者整理的长江、国盛、德邦、东莞、国海、渤海等券商及天相投顾的研究报告,均一致认为,2008年A股仍处于牛市格局,其主要利好因素在于宏观经济走势、上市公司高增长不变,流动性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