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地产寡头”时代  盛宴OR 危局?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7.12.07 来源:《东南置业》、《楼市》 作者: 杨燕 马磊

高瞻

  “股市圈钱,楼市圈地,再卖房子来增加赢利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杨慎:“近视眼”不能搞房地产

  ■     杨慎:建设部原副部长,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名誉会长

  ■ 招拍挂不是理想办法

  面对土地和股市高度结合的房地产市场现状,杨慎说:“股市圈钱,楼市圈地,再卖房子来增加赢利的模式是行不通的!这样的模式不能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这种潮流3-5年就过去了。”

  对于深层次的原因,杨慎这样分析:土地招拍挂‘价高者得’的模式是有问题的,不是最理想的办法,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是政府的一种垄断行为。目前土地市场的问题大多数是由这种不合理的供应制度造成的。面对如何改变现状的命题,杨慎说:“应该要根据土地的自身质量,有一个基本的地价,再根据各个开发商报的开发方案进行评估,评估方案的派生价值,谁的方案好,谁就拿地。”

■“城乡居住一体化”

  “房地产的产业链很长,矛盾很多。但目前的主要矛盾,是市场化运行机制与传统政策法规的矛盾。”杨慎在谈及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时候说道,矛盾根源在于现行经济体制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没有相应的法规,现有的法规中又有部分计划经济的因素。这就导致了调控政策往往和行业实际不太一致,造成了“调控频频出台,房价节节攀升,百姓不堪重负”的现实。

  当前从根本上解决住房建设和房地产问题的出路在于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贯彻城乡一体化的思路,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一味快速的发展解决不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财力物力、住房、交通、出行等等的问题。应该适当的调整城市化的速度,求得更好的发展。

  杨慎说,应该推行“城乡居住一体化”,允许农村人进城居住,同时也允许城市人去农村居住,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化体制。用传统的办法解决城市化问题是不行的,旧的体制解决不了目前的亢进式发展。

■  住房建设已经接近饱和

  杨慎表示,从长远来看,未来房地产业将从数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质量的优化,逐步转向绿色节能环保型住宅转化。住宅的需求不可能永远都很高。现在中国的住房建设逐渐走向接近饱和的时期。全国90个城市,住宅总量达到505亿平方米,其中1949年以前建成的50亿平方米,占总数的10%,其余的90%是1950年以后兴建的。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28平方米。“虽然各地区发展还不平衡,但这个总量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杨慎说,“中国大规模住房紧缺的时代基本已经过去了。但住宅的需求也不可能马上就结束,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未来的10-15年还将是房地产市场的旺盛期,不过是从现在的亢进式发展转化成平稳发展。住房建设将从数量上的增长逐步转化成质量的优化。未来的房子要靠质量好,绿色节能才可能买得好。”

  “房地产是一个战略产业,要看长久的发展,用战略的眼光来关注房地产的发展,看3、5、8、10年以后的房地产市场。目光短浅的人是做不了房地产的。‘近视眼’不能搞房地产!”杨慎诙谐的做出总结。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