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金色领域业主已经建立了两个群,有六七百名业主加入,在现场的业主时刻向不在现场的业主传递着最新的情况。
12月25日,超过200名业主再次聚集到金色领域,现场保安严守下也无法阻拦业主进入到楼盘内。这次业主又去确认了楼顶裂缝的情况,并发现另一栋楼3栋外墙自楼顶到楼底的贯穿性裂缝,裂缝最宽处有几厘米。这引起了自称做过近30年工程管理的业主蔡先生的疑虑。迅速的,大多数业主的诉求从“价格欺诈”转移为“楼盘质量”。
12月26日,针对多名业主对金色领域楼盘质量存隐患的担忧,深圳万科回复业主表示,房屋裂缝是由深圳近期气温变化引起,业主们若对房屋质量存疑,可请第三方进行检测。深圳万科相关部门也及时向媒体发布说明,称房屋裂缝是温度变化所致,业主所投诉楼栋已通过相关主管部门严格规范的竣工验收,质量不存在问题。
诉求重点变为“楼盘质量”,这立刻吸引了多家媒体。联系开发商施工期间曾在项目附近做过爆破作业,业主开始相信是爆破导致了临近的楼房出现裂缝问题。业主蔡先生说,很可能有结构性问题。这次深圳万科回应:“金色领域楼盘按照7度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建造,业主所指的作业面局部开裂现象与土石方爆破施工完全无关,爆破施工也不会造成任何质量和安全隐患。”
万科试图通过积极的回应和解释来打消业主的担忧,但这并未阻止业主过激情绪的产生。2012年1月1日,上百业主叫来几家媒体,再次强行进入工地,1月3日,又有业主试图进入工地寻找楼盘质量问题,但这次金色领域售楼中心已关门,业主无法再次进入施工工地。
冲突
不被信任的“第三方”
从2011年11月底到12月底,几名业主陆续观察到包括楼顶蛛网状裂缝、外墙裂缝、房内天花板渗水等现象,这些引发了更多业主的担心。从来不闻不问的杨女士此时也加入维权团,业主们开始向政府部门、媒体投诉,还给万科送了公开信,但是投诉、公开信等都依然石沉大海。
业主们每天搜集相关报道,希望发散扩大此一事件的影响,对于有媒体报道中“业主维权是在降价形势下的行为”的判断,业主们表示,“很生气,是乱说”,这些业主开始向媒体坚称,他们的维权与降价无关。
万科则认为业主诉求的目的不在“质量”,而在“退房”:业主虽然提出质量问题并要求第三方检测,却一直不愿走法律程序来解决问题,其目的仍是为了给政府和开发商施加压力,达到“退房或补偿”的目的。
杨女士找到了一名愿意做第三方检测的工程师,但前提是对方需要整个楼盘的两份图纸,结构图和建筑图。而据杨女士介绍,其曾向项目设计方和万科方面索要但都未果。
据一名接近万科的人士透露,业主要求第三方监测万科没有拒绝,但是业主要求由万科出资给业主寻找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这一要求则被万科拒绝。对这一说法有业主表示,确有部分业主提出检测费用由万科出,但是很多业主也同意由大家分担检测费用,目前还未进行第三方检测的原因是万科方面未提供相关图纸。
寻找第三方尝试未果后,业主将希望寄托在监管部门上,深圳市住建局下属的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质监站”)逐步成为这一事件的重要角色。杨女士在多次投诉、申请住建局介入之后,得到质监站要在12月下旬到金色领域检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