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推动力
刚性需求的集中释放,被认为是这一轮成交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2007年11月开始,一年多来,购房需求都在压抑、徘徊中。”国际地产咨询机构衡信柏迪综合服务部董事岳锋钢表示,这些需求集中释放必然导致成交量上涨。而事实也证明,这一轮大量成交背后,是中小户型、低总价房屋的巨大功劳。
“需求的释放,离不开开发商的割肉。”岳锋钢说。降价是最有效的促销手段,而降价方式在2009年以后,和之前已经悄然不同。2008年下半年,北京楼市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之一,恐怕要数众多楼盘遮遮掩掩的降价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早期业主维权大潮。例如沿海地产、远洋地产采用过的买房送宝马、抽签决定折扣价格等方式;更多楼盘推出极少量的特价房,幻想以最小的成本来拉动人气。事实证明,这些方法都失败了,而最终有效的,是明确的降价。
在北京一家地产公司工作的小魏,4月初的购房,对她来说有些无奈。从去年10月就开始看房的她,看重的是地理位置,但四环左右的房价,并没有给她惊喜。“房展会的时候,本来期待会有便宜房子卖,结果这样的房子基本上都在偏远的昌平、顺义等区域。”对市中心房屋降价,小魏不再抱有期待了,她早先看中东四环一个项目,3月的均价为1.7万元/平方米,4月初这里推出了1.4万元/平方米的特价房,她毅然出手了。
无锡的小王,也在最近购房。她购房的这一项目,去年11月开盘,均价7000多元/平方米,今年这里推出整整两栋楼的特价房,价格约5000元/平方米。“只要超过6000元/平方米我都不考虑。”大幅降价的特价房,基本上已达到小王的心理预期,成交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