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随着主流房企集体率先降价出货,虽然中小房企主观上也有出货的需求,但客观实力使其难以实现。
对此,朱立东告诉记者,降价出货其实是把“双刃剑”,一旦使用不当,可能危急企业生存,尤其是中小房企受伤的可能性更大。多年前,杭州曾经有一家旗下仅一两个项目的房企,就因降价促销,引起前期业主集体发难,最终降价不但没有促进销售,反而因业主集体退房导致企业濒临倒闭。
“万科等大型房企,可以通过各地区域市场众多楼盘相互弥补达到平衡,但中小房企命系少数项目,降价调整的机会成本要大很多。”
事实上,今年已经采用过降价策略的楼盘及开发商也不在少数,但除了上述万科等少数几家大型房企外,更多开发商对旗下楼盘降价的事实往往以“具体房源不同、装修标准不同、小区位置楼层不同”等理由进行掩饰,并不承认是直接降价。
“对降价掩饰或者否认,主要是开发商从企业安全的角度考虑。”刘光东说。
刘光东同时指出,大半年过去了,开发商的预期变得更为悲观,希望通过降价打破僵局,在这个过程中,大型、中小型房企的先天差别,将使中小房企生存更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