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房地产市场不要出现‘杯弓蛇影’的故事!”5月28日,沈阳建筑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亚臣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购房者及开发商对楼市调整的心理预期和恐慌过度,是造成沈阳房地产市场出现局部“萎缩”现象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购房者从心理上是希望房价下降的,从而放大了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的预期,当然也有部分开发商甚至不必要地产生了对楼市出现危机的恐慌。”他认为,从短期来看,沈阳楼市并不会出现拐点,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未进入萧条周期,无论是从供求关系,还是从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度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在正常的周期范围内运行。从长期来看,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和整个经济继续向好的态势发展,是支撑房地产市场向上的两个关键因素。
刘亚臣表示,国家宏观调控并不是单独针对房地产市场,只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大量依靠银行信贷资金,所以在宏观调控中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
“资金问题固然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但这种冲击并不是毁灭性和致命性的,相反,它将更好地推动房地产市场行业内部的结构优化,通过汰弱留强来促进行业的合理有序发展,并且能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和更好地保护购房人的利益。”刘亚臣表示,目前的楼市调整是对去年市场局部过热的一种主动修正,在经过行业内部的新一轮洗牌后,沈阳房地产市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重新步入“牛市”。
据了解,在沈阳部分本地房地产开发商“收紧战线”的同时,首创置业、碧桂园、恒基兆业等来自外埠的实力房地产企业却在陆续进入沈阳房地产市场,并在积极进行大手笔运作。这些现象似乎也印证了刘亚臣的观点。
(文中“王盛”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