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进入今年,她的工作频率一下子放慢了,因为拍卖行接到的委托业务数量突然锐减,有时她一个月只需要参加一两场拍卖会。
同样,与去年9、10月份相比,王盛每天接到的关于参加土地拍卖的咨询电话数量也在直线下降。
沈阳市房地产行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自今年年初以来,在沈阳市公开挂牌的地块中大量出现了流拍现象,部分地块为了寻找到买家,一再延期拍卖,但仍然没有买主上门。这与去年房地产开发商不惜高价争相“囤地”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沈阳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发生了由“炙手可热”到“无人问津”的巨大变化?究竟是房地产开发商手中已经拿到了足够的土地?还是他们不愿再拿地开发新的项目?
面对记者的问题,沈阳多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都以各种理由回避。不过,沈阳市有关部门近期公布的一些公开资料似乎可以从侧面显示出一些问题。
根据沈阳市房产局发布的《2008年4月份沈阳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沈阳市4月房地产市场的上市量和销售量同比均出现大幅的下降,降幅分别达到了20.30%和29.98%。
此外,该文件提供的统计数据还显示,在4月份,沈阳市商品住宅户均成交面积为88.99平方米,比3月份减少了1.43个百分点,商品房成交均价与3月基本持平,上涨幅度仅为0.38%。与此同时,中高价位商品住宅存在销售压力,其中价位为每平方米4000元—5000元的商品住宅表现尤为明显,上市面积所占比例比销售面积所占比例高出7.96个百分点,出现了明显的供过于求态势。
为此,沈阳市房产局还特别向政府发出建议,要对开发企业实施正确引导,避免大量高价位商品住宅供给所可能导致的滞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