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加价的吗? 1232元第一次,1232元第二次,1232元最后一次,成交!”拍卖师汪倩瑜无奈地落下了手中的拍卖槌,这一价格仅比拍卖底价——1230元/平方米高出2元。
尽管她自始至终都在极力调动会场内的竞拍气氛,也在宣布“成交”前把三次叫价的语调拉得很长,但还是没能改变沈阳市PH08-025地块被低价拍出的命运。
5月20日上午10时,这场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在沈阳市土地交易市场举行,对于辽宁华安拍卖有限公司的注册拍卖师汪倩瑜来说,这是一场相当“轻松”的拍卖会,因为整个拍卖会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不到20分钟。
但这也是一场“失败”的拍卖会,面对仅有的8家参与竞拍的竞买人,5个拍卖标的均以比底价略高有限的价格拍出,每个拍卖标的加价最多不超过三次,任凭拍卖师用尽浑身解数,但气氛始终没有一点热度。
而在去年,这里的景象完全不同。
“去年的土地拍卖会,最多时一个地块要加价十几轮才能分出胜负。”拍卖师汪倩瑜说,自从今年年初以来,国有土地拍卖在沈阳一下子冷落下来,不但拍卖会的场次大幅减少,参与竞拍者的热情也在迅速降温——竞拍者人数从最开始的坐满拍卖厅,到现在一般只有一两排。
无人问津,土地拍卖一再延期
“上次发布拍卖公告后没有人报名参加竞拍,自动流拍了,所以我们重新进行了一些调整,准备在延期后再拍一次。”5月14日下午,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下称“沈阳市国土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的工作人员王盛,向少有的一位致电咨询者解释辖区内两块国有土地一再延期拍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