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阴影迫近?
“在去年,几乎所有的楼盘都在大幅涨价,动辄每平方米就涨价300元至500元,但这也挡不住市民的购房热情,只要有新楼盘开盘,购房者就会蜂拥而至。”程先生是沈阳某房地产传媒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对于最近一年来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他的感受非常深刻。
他说,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房地产市场仿佛从一片阳光明媚开始步入阴云密布之中,几个月来,大多数在售商品房项目的销售价格每平方米上涨都不超过200元,但在销售过程中,还要把这部分涨幅通过打折等促销活动反馈给购房者,即使如此,仍无法撬动显得有些沉闷的市场需求。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说,与去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场景不同,今年以来,沈阳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变化表现在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停滞不前和成交量的下降上。面对市场上发生的猝不及防的变化,一些开发商前期大量买地引起的后遗症也开始显露出来,商品房供应量与购房者需求量之间原本供不应求的关系在悄悄发生着转化。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近期沈阳部分商品房楼盘每天接待的购房者数量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大多数有购房意愿的百姓在观望和等待,他们认为房价可能会下降。”一些楼盘销售人员对此解释说。
业内人士分析称,种种现象表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在购房者的观望和等待中,在开发商的不知所措中,沈阳楼市似乎正在一步一步落入“拐点”的阴影之中。
心理恐慌导致“杯弓蛇影”?
不过,也有人对“拐点”说法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