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算房价下落的势能,知房价必跌。
学物理学得知:涨得越高,下落的势能就越大。如果只上涨10万元,那么房市下落的势能小,不会跌。如果上涨50万元,那么房市有下落的势能,但只会中跌。如果上涨100万元,那么房市下落的势能大,会大跌。如果再上涨共200万元,那么房市下落的势能特大,会大暴跌。政府不愿看到大暴跌,就会提前进行调控,调久必跌。楼市盘子太大了,参与的人太多了,没有真正说了算的大庄家,一旦下跌,就象一块被推到高坡上的石头,势能太大了,滚下来时谁也阻挡不了。涨时超涨,跌时超跌。2009年后,房子变成了任人杀跌的“负资产”。“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熊市不言底,阴跌再阴跌,不反弹。每套房每月跌2万元。下跌的第一年,跌去24万,外加资金成本损失10万,共损失34万。下跌的第二年,又跌去34万,下跌的第三年……“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面对银行要收房,几人能顶得住?几十万套出租房和空置房都想卖出,非富人无力承接,炒家就把自己套住了。
57.算房熊市的理论跌幅,知房价必跌。
艾略特波浪理论蛮灵验的。2001至2005年的股熊市,2245点见大顶,,ZF救市5年,跌到998点才救成。有人估计跌0.5,有人估计跌0.618,所以实际折中跌0.56。大炒家能掐会算,不会在2008年才出货,要打提前量.2008年才出货的叫后知后觉,2009年出货的叫杀跌出局,2010年还不出货的叫深度套牢或坐电梯回到地下室。
58.算下跌时的价格,知房价必跌。
KFS和炒家由几千万人组成,不可能“铁板一块”,必然有一部分顶不住资金压力而不得不降价。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谁也挡不住。象卖彩电一样的价格战就开始了。即使有95%的人信念坚定,100年也不卖,但房市的定价权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只要有5%的动摇分子要“落袋为安”或割肉,就足以把房价杀低40%。空头们发现:早买一个月就多亏3万,买一个套一个,越跌越没人买。炒家发现:晚卖一个月就少赚3万,越跌越有人要卖。于是恐慌声一片,秋风扫落叶,兵败如山倒,跌跌不休,直至三五年后物极必反。楼市即将上演“胜利大逃亡”。风吹草动就动摇,有人先过独木桥,发扬风格你让路,大跌开始能逍遥?
59.算房熊市底部在哪里,知房价必跌。
老股民大多知道神奇数字主要有0.382、0.5、0.618:顶点到熊底至少下降38.2%,即0.382。真的跌到低价位,环境和气氛都已经发生了180度的大改变。抄底的人抄在了地板上,却没想到还有地下室;抄在地下室的,没想到下面还有地窑;抄到了地窑的,没想到下面还有地狱。地狱又分18层。降价10%时,会有80个抄底的人进来。房价降到20%时,就有很多人的首付白交了,等于全额贷款,这时进来抄底的人只有40人。降到30%,这时进来抄底的人只有20人。降到40%时,大家全都愣住了,抄底的人不见了。买一个套一个,买2个亏一双,满街都是套牢亏钱人。听到的都是坏消息,大家都恐惧了,会往下看跌。
60.算日本房跌幅度,知房价必跌。
1989年,泡沫经济的最高峰,东京帝国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高。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1991年,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房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狂跌60%左右,到现在都爬不起来。。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