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渠引水 游戏规则疏导外资
资本趋利本性使然,国际资本绝不是“慈善家”。在全球资金过剩,又缺乏高增值的投资渠道的前提下,境内外游资大规模潜入房地产领域。在聂梅生看来,外资是一个推动器,它用成熟的手段,多年积累的多元化工具进行资金的推动,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楼市和股市推入了全球化的金融系统。宏观调控要落实到金融体制改革和整个金融结构调整,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目标。
著名地产金融专家孙飞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应该警惕外资涉足长三角、京沪等一线城市商业和产业地产,助长当地的地产泡沫。但资本逐利本性不会改变,“限外令”很难控制外资的实际进入。资本的流动是堵不住的,官方的渠道进不来,就会从一些非法的渠道进入市场。他认为,出台相关政策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良性引导,以疏代堵——允许并引导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最需要的地方。引导它们进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中国城市化发展落后的地方。这些领域资金容易断裂的,外资进入也是利好之事。
“限制外资的目的是为了给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同时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引商环境。”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就“限外令”回答本刊记者时说道,“如果没有公平公正做基础,外资进来一定是大欺小,强欺弱。”
郎咸平例证,标榜民主自由的欧美各国一样透过严刑峻法的法制确立游戏规则。严刑峻法的法制化规则好比沟渠,开闸放水之前,如果没有挖沟渠,洪水必将漫延大地,淹没良田。“我们非常欢迎外资进来,但是所有的外资必须服从于一个严刑峻法的法制化的游戏规则。”郎咸平认为,我们下一步要加快立法,注重执行,确保我们的内资企业是在一个干净、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下,在符合游戏规则的条件之下和外资竞争。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主要依赖银行,外资没有有效渠道进行金融服务。而金融政策法规及金融监管上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使得外资进入房地产金融市场的规模、速度、区域及方式短期失控。不少业内人士呼吁,政府要加强金融制度建设、提高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水平,创造有利于境外资金长期投资的环境,抑制短线投机。外资政策,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应该并入国家法制建设的大局和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中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