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增长模式加速转型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文化地产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但是当下绝大多数文化地产项目却前途暗淡。原因何在?就在于没弄明白文化地产到底要做什么!
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有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超过2500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中能盈利的不到10%,超过九成处于亏损状态,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做一个“死”一个。因为这些项目不是真心实意做产业,而是沦为政府追求GDP的政绩工程,或者是开发商借以圈地的手段。
那么文化地产到底该做什么?我认为文化地产就是做平台,就是构建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
阿里巴巴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后,马云也一跃成为中国首富。马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源自于他打造了一个汇聚数百万卖家的平台,让数以亿计的“败家”女人心甘情愿为他买单。
同样,文化地产想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而不是做一锤子买卖,就必须从平台搭建做起,为文化产业的运营提供良好的服务。文化地产的赢利点不在于物业的出售,也不仅限于收取点房租和物业费,而是必须通过平台增值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的增长,从而分享进驻企业和商家的发展红利。
如果将文化产业视作一个生态体系,那么这个体系中各个角色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文化地产作为平台是企业生存的土壤,市场为企业生长提供养分,金融资本则如同水源灌溉企业发展壮大。
那么对于尚在发展阶段的文化产业,文化地产除了建设完善的硬件外,还应提供更多的软件服务:首先是“聚力”,将零散的商家拧成一股绳,多渠道进行资源整合,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其次是“拓市”,要为商家、为企业开拓更多的市场,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第三是“引流”,为商家提供金融服务,在产业扩展时提供资本支持,在遭遇市场风浪时提供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