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成为“百万资产拥有者”的财富孵化器
《中国经营报》:住房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居者有其屋”的问题,更大程度上成为了财产问题,该如何认识住房如今具有的这种双重性?
金碚:通过拥有房产而积累家庭“恒产”并获得资产收入,是中国向有产者社会转变不可抗拒的必然现象。当前所发生的房地产奇异现象,实际上是亿万城市家庭从无产家庭向有产家庭转变的“原始积累”过程和艰难“化蝶”过程的奇特表现,具有最真实的历史客观性。
商品房需求已经具有了强烈的双重性:改善居住和积累财富。
从改善居住条件来看,自从1998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大多数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从家庭资产积累来看,中国向有产者社会转变的过程却刚刚起步。现行制度下,居民投资渠道狭窄,普通百姓缺乏通过其他方式成为有产者的途经,买房包括依靠银行贷款买房并期望房价上涨,就成为一条“致富”捷径。
中国现阶段的房价上涨绝不仅仅是一种虚拟或名义价格现象,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扭曲价格(压抑价格)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均衡价格的“价格发现”过程。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拥有房产是城市百姓成为百万资产所有者最可行的途径之一。
例如,据保守估计,北京市常住10年以上的家庭至少80%以上已经拥有私人房产,其中大多数价值百万元以上。尽管土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国有,居民仅获得使用权,但由于这种使用权具有永久性,同所有权是十分接近的。可见,住房改革,特别是实行商品房制度,在中国私人财产关系的变迁中发生了“革命性”的作用。其民生意义并不低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及宅基地制度。
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工资水平如此低下的城市居民居然会有如此强大的商品房购买力?因为,许多人要的并不是“居住”而是“财产”。正因为工资水平低,不可能通过工资积累而成为百万财产拥有者,才很理性地选择通过买房而成为有产者的投资方式。
当然,通过购买住宅而如此迅速地成为百万资产拥有者,住房市场成为如此众多的城市百万资产拥有者的“孵化器”,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总体上说,住房(特别是商品房)对于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孵化功能是非常显著的。住房改革对许多城市家庭的财富意义可能大于其他任何一项经济改革措施:在大多数城市家庭的财产结构中,房产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部分!
投资性需求也是一种理性选择
《中国经营报》:“全民买房”、“像买白菜那样买房”成为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畸形现象,这显然是一种“非理性繁荣”。我们怎么看待这些现象以及心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特别是,我们如何去看待这种市场心态下的房地产调控?
金碚:这些看似非理性行为,背后有着理性基础。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普通城市居民所进行的各种投资活动中,购买住房无疑比其他投资(例如证券投资、银行存款等)的成功率显然更高,迄今为止,几乎很少听说有住房投资的失败者和买房吃亏的案例!
首先,在投资领域狭窄、投资能力有限的条件下,投资商品房往往比经营实业企业更易见效。投资房地产比其他投资活动(例如金融投资)的知识要求低,更容易为普通家庭所把握。许多中小企业主看到,如今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不如将资金转向投资商品房更容易获利,所以,大量生产性资金也进入居民商品房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商品房投资需求。
其次,现金相对贬值诱致恐慌性购房。也就是所谓的“买房抗通胀”。相对于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现金的购买力却在明显贬值,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尽可能提前买房,以避免未来更大的购房困难。
第三,“少数人的声音往往比多数人更大”:谴责房价高的可能是愤怒的少数,而期望房价上涨反对房价下跌的可能是沉默的多数。只要中国继续向有产者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变,在(想买房的人)越来越强烈地抱怨房价太高的同时,越来越多(拥有住房和已购买住房特别是已贷款购房)的人将加入希望房价上涨的行列(当然,也都知道房价暴涨也决不是好事)。政府的政策必须通盘考虑各类人复杂的利益诉求。
第四,调控房价的政策几次事与愿违,根本原因是,将中国房地产类比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以“强堵”为手段,往往弄错了着力方向。
例如,加税,本意是降低购房愿望,而实际上是加大成本,结果反而推高房价;减少或限制商品房土地供应,本意是降低商品房市场热度,而实际上是减少供应,推高价格。还有,希望通过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其效果不可乐观。因为,很难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经济适用房,防止其中的腐败和管理低效率。特别是,购买了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并不会消除购买商品房的意愿,除非这个家庭永远处于“低收入”状况。
许多低收入家庭(例如从高校毕业就业不久的年轻家庭)其实只是过渡性的低收入家庭。而有的低收入家庭则只是“统计上的”低收入,例如从富裕家庭独立门户的小家庭,即使家中住房宽裕,仍然可以属于“低收入无房户家庭”。
中国社会如今正在越过曾经历时30年的居民资产结构“断层”时期,迅速转变为有产者社会,突出表现之一就是房地产需求的“井喷”和商品房价格的暴涨(很大程度上是急速地“价格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