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5日起,央行开始了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降息,并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拉开适度宽松金融环境的序幕。当年11月,减契税免印花税以及4万亿扩大内需计划等一系列刺激住房消费新政出台,中央政府开始“拯救”楼市。
事实上,国内已有18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性的救市政策。今年3月,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暂未做救市考虑”言犹在耳,“粤十五条”出台,“土地出让款可延长2年缴纳”等救市措施明显,一周后广州64%、深圳58%的主流在售楼盘出现程度不同的涨价。
在此轮调整中,珠三角楼市率先触底,又率先反弹,除了这一区域房地产市场化程度高等因素外,业界认为政策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而今年上半年,楼价暴涨,则证明开发商在与政府的互为角力中胜出,政府为了“保八”,不得不牺牲购房者的利益。“是政策拯救了濒临绝境的开发商。”一位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
就在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尚未走出低谷,楼市却“一骑绝尘”,在经济严冬中绚烂绽放。
“信贷推涨了房价。”6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一次演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房价暴涨的原因。有业内人士估算,其中大约超过2万亿流向了楼市。
“去年一听开发商贷款,银行就说免谈。”北京城建投资集团顾问吴坤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初,银行的信贷员开始登门服务了。
“不但贷款放得大方,很多开发商的原有贷款都得到了展期。”深圳发展银行某支行信贷经理刘悦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一项针对2002-2006年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房地产信贷供给每增加1%,房价就增加0.45%。刘悦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国房地产信贷占信贷总额高达26.14%,远远超过国际上“房地产信贷总额不超过银行信贷总额8%”的比例。“大量资金积聚于房地产市场,意味着泡沫已经产生。”
充足的贷款额度、宽松的融资渠道和巨额销售回款汇聚到一起,开发商们的信心开始“爆棚”。“这是近期土地市场火爆、地王频现的原因。”满堂红首席研究员龙斌说。近一个多月,北京、广州等城市“地王”频频诞生。北京广渠路15号地的拍卖,直接把北京房价带入3万元时代。
“二套房贷政策的放松也是房价暴涨的推手。”龙斌说,“从去年年底开始,二套房贷首付四成、利率1.1倍的政策开始松动,加之2008年10月之后100天内连续5次降息,金融杠杆为炒房者提供了便利。”
一统就死 一放就乱
准确预言了纳斯达克崩盘的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研究了美国115年的房价后得出结论,人们对房价的投机心理是导致上涨的主要因素。而宽松的个人房贷的政策无疑是对投机者的鼓励,“保值防通胀”则成为投机的理由。
据统计,温州至少有6000亿元的民间游资在寻找出路。仅今年5月份,温州人便在上海购买了732套房源,共计支付房款约13.42亿元。
炒房客近期在深圳、广州、北京、杭州等房地产热点城市频频出手,直接导致了一些城市热点板块房价攀升。数据显示,投资客的比例已由年初的5%上升到20%至30%,一些楼盘投资客比例甚至达到四五成。
“2007年第三季度虚旺的楼市正在重演。”满堂红首席研究员龙斌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上半年的楼市飘红则是因为“钱多、政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