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房价和居民家庭年收入的合理比例是3-5倍,一般的上限是5倍。美国在1980-2000年时全国中位数房价-家庭收入比值一直稳定在3倍左走,只是在2001年以后才有所上涨,但最高的2006年也只有4.6倍;而中国目前这个比例大约在12倍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居民家庭12年不吃不喝的全部收入才够支付一套房子。这远远超过了公认的合理比例,住房的消费、住房的购买也透支了很多购房者的其它的消费。所以,即使通过信贷投放炒高了房价,但由于最终的消费者没有能力支付,房价回落将势成必然。
第三、经济增长形势不支持房价上涨
2009年1月28日,IMF在新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下降至0.5%,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增长率。目前全球经济严重衰退,我国工业品出口衰减呈腰斩之势;国内收入严重分化,绝大部分人缺乏消费扩大能力。这种情况注定我国的经济增长失去了最根本的动力。在出口和消费不振的条件下,试图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后果难料。因为消费才是拉动经济增长(包括投资增长)的最终动力,脱离消费能力的过度投资,必然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破坏。
房地产价格的实质是土地的价格,而土地价格完全依赖于地租。地租则反映了使用土地所获得的边际产品价值,也就是新创造的社会产品分配给土地所有者的部分。这个价格在经济告诉增长时,可能价格上涨明显;但经济不景气时,则先于其他行业而发生价格暴跌。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我国城镇房地产价格水平还有40%到50%的降价空间,谷底可能存在于两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