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房屋供求格局不支持房价上涨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刚性需求是导致中国城镇房屋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命题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住房不存在价格弹性。实际的情况否定了这个命题。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商品房竣工面积累计增速明显超过同期竣工面积累计增速,2008年12月商品房竣工面积远远超过当月销售数量,商品房积压形势日益严峻。
根据建设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空置房面积达到1.64亿平方米。空置的概念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是竣工以后没有售出或出租的。如果按照国际上的空置率概念,还应该加上存量房当中未被使用的部分。假定2003年及以后销售的商品房有20%属于投机性空置的部分,则在1.64亿平方米之外,还有5.89亿平方米的存量空置房,两项相加为7.53亿平方米。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008年全国商品住宅销量的1.35倍,竣工量的1.58倍。如果考虑到2008年的未完成项目,以及2009年的新开工项目,可以认定我国城镇住房目前面临严重的过剩局面。我们认为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再加上目前经济增长的预期下降,将导致土地价格下降,所以房价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
第二、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不支持房价上涨
尽管近期北京、深圳等地的楼市因政府救市政策的推动而成交回暖,但是房价下降仍然是大势所趋,这是由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