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指出,利率下调及首次置业者首付比例的下降,让首次购房和供楼门槛同时降低。同时,市场中近期出现的不少“低价”单元对购房者的吸引作用非常明显。
数据显示,11月北京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成交套数为7026套,约占总成交量的55%。可以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保障性住房的成交增长。深圳11月“成交翻倍”的背后,低价触动也较明显,11月成交的价格环比下跌了4.48%。在广州,11月以来的成交量也主要集中在低价位楼盘。
不过,首次置业者择机入市及低价位楼盘成交放量,并未让所有业内人士感到“暖意”。广州地产专家韩世同称,二次置业的高端消费群还处于观望状态,高档楼盘成交仍清淡,只有各种产品类型全面活跃的市场才可称作正常。
回暖温度要看后续动作
陈真诚认为,房地产涉及的众多相关行业都是实体经济而非金融经济,国家采取了通过救房地产市场的方式去救经济,才有10月22日中央新政的出台。可以肯定政府的“救市”并不是救楼价,而是救成交量。
上海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仅凭一个月的成交反弹就说楼市已经“回暖”,尚属言之过早。要判断市场发展趋势是回暖或转冷,至少要出现一个季度的持续的方向性变化。专家预测,新一轮的降价短时间内可能会给楼市带来“小阳春”。要说广州楼市回暖的温度,还要看新政和开发商共同的“后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