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救市”的名义
对于如今的楼市来说,地方政府救市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各地出现的救市举措层出不穷,南京政府也只是在这股救市大潮中的一个强化分子。而前不久的中房协,也称给国务院有关领导上书了一份房地产政策调整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于是,救市与否的浪潮再次掀起。
摊开全国地图,从郑州地方政府率先向市民施行购房补贴开始,如今,全国已经有长沙、西安、重庆、沈阳、成都等十余个城市参与其中,各地采用购房补贴、降低税率、放宽公积金贷款举措等方式,地方政府救市之风愈演愈烈。
政府补贴反落开发商腰包
市场经济的特征的定义中,明确表示,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既然由市场做主,那么,其中的变幻莫测也不是由一段文字能定义得了的。当楼市低迷,购房者迟迟不出手,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的背后伸出手来,要给购房者补贴,要减税,此举,是为救市。
然而,寻究目前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谜团状态的原因,有很多专家都表示过这最主要的是由供需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位专家曾介绍过,理想的供给结构应该是:中档住房占市场的50%左右,高档住房和低档住房各占20%左右。但看武汉目前住宅市场的供应结构,这个比例却远远失衡。
一位对房产关注度较高的民间人士表示,表面上政府是在补贴购房者,但在开发商逐利的本性刺激下,这些补贴也终究还是会落在开发商的腰包。因此,对于购房者来说,容易形成“政府和开发商是兄弟”的偏激观点。
莫陷入恶性循环局面
如今的房价处在高位运行状态,然而,即便是这种非理性的状态也仍然属于市场化运作的结果,武汉一房产研究机构何先生表示,决定楼市发展方向的终究是市场,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也是一个行业正常、健康发展最有效的调节方式。 目前属于市场调整的初期,如果开发商在一种过高的利润空间的支配下,政府出来救市,更加容易让市场形成“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局面,这对于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来说,更加不利。
而一房产代理机构方先生则表示,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并不仅仅是房地产内部的周期性调整,还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房地产何时结束调整更多地取决于外部因素。目前,央行虽然出台“双率”齐降的松动政策,但是市场不应期待政府会有较大力度的救市举措。
武汉现代国民经济研究所房地产发展研究部主任王芳则表示,救市,救好了市场会变活,救不好,有可能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这其中,正确估量救市需投入的资金至关重要。资金过少,只能解燃眉之急,没办法影响问题本质。资金过多,一方面损失了资金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确切地说是纳税人的负担。
专家观点
及时调整和自救才能谋求更大发展
两个月前,地产大佬冯仑、任志强、潘石屹在阳光100置业范小冲的导演下,在长三角制造出了一个虚拟开发商代表“猪坚强”。“猪坚强”从300斤瘦到100斤,解放军就会来,猪坚强就得救了,看起来开发商只要硬挺,就会挺出一个结果。
而今“解放军”的确开始来了,各地政府近日出台的一系列救市举措,让开发商至少在心态上缓了一口气,不过“天救自助者”,各种来自政府层面的利好远不及直接降价销售来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