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产业的龙头企业万科,以大幅降价的方式进行抛盘,珠三角的深圳、广州,中部的武汉、长沙,长三角重镇上海、杭州、南京,随着降价战线的逐步拉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被卷了进来,楼市里飘出了“血”的味道。
很多人对万科表示愤怒,这里面有他的对手,也有他的客户,是利益受到冲击的人们;很多人对万科表示失望,认为他“领袖不像领袖样,大哥不像大哥样”(万科也从来没有说过要扮演什么领袖的角色)。
好吧,让我们把情绪和立场的问题先放在一边,看一看这个惊天之举的背后,到底埋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问题一:万科为什么要“食言”,这真的是一个阴谋吗?
“食言者”与“遮羞布”
2008年9月9日,几乎可以被定义为“内房股”的“悲情日”。
当天,基本上所有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股价都大幅下跌。2007年年新上市的内房股,股价几乎都创了新低。以碧桂园(企业专区,旗下楼盘)杨二小姐为代表的新贵们又有数千亿港元资产被蒸发。
“内地楼市要打价格战了。”这是香港投资者集体看空的理由,而这一切皆源于万科(000002.SZ)的“中秋”降价行动。
不宣而战
故事从2008年8月28日开始,当天万科在上海媒体刊登“喜迎中秋、八盘共庆”的促销广告,宣称在8月30日至9月14日,旗下8个楼盘推出特价房。忽然而至的“直降10万”让万科的竞争对手耳鸣心跳。“阴跌”、“暗降”的遮羞布被无情地拉开了。此后,万科在长三角各地区展开一系列的降价行动,杭州一些楼盘甚至一度出现7折。
8月初,王石(王石博客|王石新闻)曾表示:“万科不会依赖降价来赢得客户和市场。”,万科执行副总裁肖莉(肖莉博客|肖莉新闻)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不会打价格战。”然而20天不到,事情就发生了180度逆转。在接受媒体询问时,万科的发言人表示,这主要是公司按照地方行情做出的调整,降价不会出现在全国范围内。
然而,降价潮不仅仅是出现在长三角。上半年曾发生过一轮降价潮的珠三角地区,万科在采取“暗降”的策略。
从万科的销售代理那里,记者了解到,其实从8月中下旬开始,万科在深圳的几个项目已经陆续开始大幅降价,其中万科城最高折扣达6.5折,东方尊屿甚至可以打到6折。不同于上海的大幅广告,深圳的降价采用的是业内惯常的做法,也就是通过联合代理直接与客户沟通。记者向售楼部查询证实时,对方亦表示有低折扣的特价房销售,但折价幅度要当场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