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是2003年成立的一家企业,它在短短5年间从福州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1000多亩,全部为一级土地市场竞拍所得,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一位接近该企业高层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家地产企业最近在新楼盘销售方面差强人意,导致出现“多做一个项目可能会撑死,少做一个项目不会饿死”的情况,“退地”成了它“断尾求生”的选项。
6月30日,这家房地产企业正式向记者证实了“退地”的消息,但该企业有关人员否认“退地”是因为开发商资金紧缺,而是企业自我发展的需要。
“退地有其他重要考虑。国家有关部委在去年9月下发通知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各地严格处置闲置土地。土地闲置费原则上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内部人士说,“该企业担心无法按期启动新楼盘项目,一旦被列入闲置土地,政府就要征收1.8亿元闲置费,这样一来,开发商宁可选择退地。”
内部人士透露,有关部门不想看到“退地”风波不断震荡福州市土地市场,“退地”事件将有微妙转折。但他不方便详细透露“退地”事件的最新进展。他告诉记者:“高价拍地,加上楼市行情持续低迷,让开发商的资金链越绷越紧,因此退地有开发商资金不济的因素,但绝对不能只是简单地归因于资金不济的因素。从深层次来说,退地也是开发商与政策博弈的表现。”
业内人士指出,这起“退地”消息可以说是福建省土地市场在今年上半年遭遇惨痛“流拍”的重要导火索。在它的冲击下,今年上半年,福州、厦门等主要城市60%以上的房地产开发用地难逃“流拍”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