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国土局副局长李伟时介绍,南宁现在出让的土地都是100亩左右的小地块,因此土地“流拍”事件很少。前不久出现的南宁一处商业地块“流拍”,主要是因为周边配套环境不够成熟,被认为不适合商业地产开发。
实际上,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向开发商摇橄榄枝。深圳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对开发商承诺可以“特事特办”,甚至可以不走“招拍挂”。
为了防范土地流拍,一种称为“勾地”的土地预审制度在广东、广西等地流行起来。张文军向记者介绍,北海已实行“勾地”制度——提前向社会公布全年的土地供应计划,由开发商进行意向选择,然后根据地块意向选择方的情况,进行出让。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政府对土地的把控,知道哪块地受欢迎,哪块地容易流拍,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勾地”制度还提前了土地预审期,使土地提前了60天与市场见面,给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更多选择的时间。而广东顺德市也在日前高调推出这种“勾地”制度。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有这些手段都是防范风险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明知市场行情不好,一些地块即使经过“勾地”,仍是竞买者寥寥。
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面对这一现实,但今年时间过半,部分推地压力大的地方政府都考虑是否应该降低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