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地难
土地推销得越多,流拍的就越多。
“以前买都是开发商求着政府,如今却是反过来了。”石家庄国土局有关负责人感慨地对记者说,为保土地财政,市里启动了庞大的城市拆迁改造工作,仅今年就会形成1万亩的土地供应。
2个星期以前,石家庄市全力推出的今年第一宗住宅用地出让,因为参加竞拍的企业不足3家,而宣告流拍。
此前,石家庄市有关领导已在香港、北京为全市土地放量出让做了路演。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期望全市能在2008年以好价钱卖出1万亩地,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完成城市改造建设任务。但目前土地价格如此低迷,令他们担忧不已。
“我们的地,到底该卖多少钱?”该负责人倍感苦恼——全市土地大批量推出,定价高了怕卖不出去,定价低了又怕影响市里财政收入。
其实,担心卖地问题的并不止石家庄,河北的10余个地级市也纷纷提出 “城市大变样”的改造拆迁行动。但这些美妙的城建计划无不指望卖地来获得资金。
张家口市分管土地的副市长在与开发商的座谈中坦承,该市原本每年有几十亿的建设资金,但是落实省里“三年大变样”的激进式城市建设规划后,每年地方需要投入公路等基础设施的资金就达100亿,筹集这笔资金基本都靠卖地。
张家口决定将市政府搬迁,并把城市长约25公里的主要街道两侧,全部列入拆迁改造范围,仅这条景观街道建设投资,就需要上百亿元。
相比之下,北海市国土局局长张文军却充满信心。他认为北海房价和地价多年平稳,很多来北海投资的开发商都认为北海的地便宜。另外,北部湾整体建设规划获批后,未来投资前景看好。
但前景看好并不意味着结局圆满。北海某开发商告诉记者,北海市今年计划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0亿元。但开局就出现住宅用地流拍,北海今年能否实现预计目标,仍是个未知数。
中国土地学会秘书长黄小虎也表示,各地“一刀切”对土地出让采取“招、拍、挂”方式,土地价格已经抬到相对高位。在土地市场低迷的时候,地价已很难下降,出现市场反应冷淡与地价积重难返的双重困境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