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资金要求无法通过该种方式满足的话,“左手转换至右手”的又一种融资方式应运而生:开发商注册一家临时性企业,以新企业的名义购买物业,申请机构贷款来获得资金。
王军告诉本报记者,一些企业无法从银行贷款后,纷纷求助典当行和担保抵押公司。
“最近他们的生意很火。”王军说,尽管已经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不能办理抵押登记,而典当行和担保抵押公司还是会通过另类途径帮开发商融资。
“私下签订合同,如果房子每平米卖1万,典当行或者担保公司以5000块买下来,到时候等开发商还贷的时候,再解除合同,这样也不会影响销售。”王军说。
而张寅认为,更可怕的是一些开发商会通过假按揭的方式骗贷,例如让内部员工购房,骗取贷款做流动资金,“现在的市场环境跟2002-2003年的时候很像。”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轮宏观调控,房地产企业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落幕。2008年的房地产企业生存环境已经迥异,业界口中的“重新洗牌”局面似乎挑动着每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