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真相
开发贷款不良率的升高,去年就露出端倪,一些偏好于房地产企业的银行也开始隐隐不安。
据上海银监局统计,截至2007年12月末,上海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0.89亿元,比年初增加1.24亿元。另有内部报告透露,同期,中资商业银行住房开发不良贷款比年初增加近7亿元,不良率比年初上升了0.78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新发生住房开发不良贷款20亿元,同比增加13亿元。
深发展(000001.SZ)一季报显示,从分行业的贷款质量来看,截至2008 年3月31日,公司在商业、房地产业的贷款不良率相对高于其他行业,公司在这两行业的较高的不良贷款率主要是本行2005年前发放的商贸投资类企业、房地产开发贷款等历史遗留不良贷款所致。招商银行(600036.SH)一季度报也显示,考虑到房地产和其他高风险行业贷款资产质量恶化的可能性,招商银行对全年拨备计提仍做了保守假设,没有大幅下调预测。
“今年开发商觉得资金面紧是正常的。”一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信贷部主管告诉记者。他为记者详细介绍了开发贷收缩的背后动机和原因。“开放商感觉资金紧,资金紧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出账难。央行每提高0.5个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收缩社会上3000亿的资金。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到16%,代表着银行每吸收1亿的存款就要向央行交1600万的存款准备金率。批授信额度是前提,也许去年给一个房地产企业10亿的授信额度,银行可以出账,但是今年同样给了他10亿的授信额度,但银行可能出不了账。”他说。
受头寸紧张的影响,银行对偏好也在从严和修正。
“前几年各家银行都有个贷的指标,为了完成指标,不够条件也能放宽。今年不可能会有这个指标了。”上述人士表示,受头寸紧张、出账难、按揭增速放缓三方面冲击,所有开发商资金压力都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