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中介退市的同时,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公司则展开了逆市扩张,比如中原、美联、麦田等。另一方面,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大型中介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2005年的时候,北京前三大中介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不过15%,现在前三家已经占到了50%以上”,链家地产副总经理金育松说,而这无疑缩小了中小中介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行业洗牌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在现今市场萧条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有业内人士如是评价,中介行业“弱肉强食”的马太效应正越来越明显。
不规范中介加速退市
北京中介行业协会会长陈同顺认为,北京的中介公司一直都在变化,有很多公司退出市场,也新成立了很多新公司,去年底今年初的关店潮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由于关闭门店的公司中有名气非常大的公司。
对于大规模关闭门店的中大恒基,业内普遍认为扩张太快忽视单店盈利能力是其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中大恒基、信一天的内部管理问题,也是其出现动荡的重要因素。
我爱我家副总经理胡景晖认为,除成交清淡外,去年以来,资金监管、网上签约等一系列规范行业秩序的措施相继出台,现金收房等“歪门邪道”已经越来越失去生存土壤,那些操作不规范或是管理跟不上的公司,被淘汰也在情理之中了。后者才是近期中介频繁倒闭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钱不好挣了,就需要用实力来说话”,中原三级市场部副总经理宫萍说,行业规范带来洗牌是中介行业发展的必然,现在中介公司的竞争力,已经越来越体现在管理科学和操作规范上。(采写/杨娟娟 摄影/王贵彬 胡敏 张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