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指挥部副市长挂帅
从2007年开始,一场名为老城区改造的项目在丰城全面铺开。该项目由剑邑大桥及桥头公园、社保局、家具厂、坪家湖、城镇集贸市场等5个地段的建设改造工程组成。丰城市成立了由副市长挂帅的拆迁指挥部。
有市民反映,这5个项目中除了第一个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其余4个均为商业开发项目。而就在这4个商业开发项目中,政府采用了对拆迁户亲属予以株连的方式,强力推行拆迁。
记者在当地的网络论坛上看到两份网友贴出来的通知。一份的落款是丰城市老城区改造分指挥部,并加盖公章。内容为,交通局王伟同志: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推进城市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老城区进行改造。据查,地处建设路91号301室系你父王道和的住房,属于本次拆迁对象,请你全力配合拆迁指挥部做好思想工作,动员其按时办理拆迁手续,并由你包干负责。如逾期未办,将对其本人及包干责任人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
另一份通知是公安局下发给某职工的,内容为,根据市政府拆迁办通知,××同志的亲属×××现居住的房屋门面属于我市的拆迁范围。请您在接到通知之后,积极做好自己亲属的思想工作,协助市拆迁办做好拆迁工作,尽快办好拆迁手续。落款也加盖了公章。
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前段时间有大量的拆迁户拿着政府下发的类似通知到处上访。丰城市已经不再下发书面文件,但工作方式依旧。
“老邵”们的劫难
2008年1月8日。一个月前还是7层的丰城市社保局大楼已被拆去了3层。57岁的邵国荣坐在一楼自己的店铺里捍卫着自己的财产。他的头顶上,拆迁工人抡锤一次次地砸向建筑物。大小不一的石块不断地从楼上砸落下来,在他的店门口铺了一地。
自从上个月25日,楼上的一户居民被迫搬走之后,邵国荣就成了这片拆迁区域中唯一坚守的“钉子户”。虽然早在两个月前,开发商在他的店门前砌起了一道两米多高的围墙,老邵就已经做不成任何生意了,但他还是决定要留在拥有产权的店铺里。
1996年,老邵在这里购买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店面,经营农机配件。一家五口人以此为生。不久前,有拆迁办的人通知他说,这一地块要进行开发拆迁,给老邵开出的补偿价格是每平方米5600元。而就在离老邵店面100米左右的马路对面,一个名叫丰邑中央的房地产项目的商铺售价为每平方米20408元。
“一辈子的辛苦,才有了这一方小店,不能就这样遭了难。住户也一样,他们的拆迁补偿在每平方米1100元左右,但对面的商品房卖到了一平方米3000多元。”邵国荣说。
在拆迁中,老邵作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一家5口全部住进店里,与店面共存亡。
在社保局地块的拆迁中,拆迁指挥部在社保局楼里设立了一个拆迁办公室,然后住户们就开始被各自的单位喊去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