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度经济数据,包括全国房地产数据。从经济层面看,2014年全国GDP实际增长7.4%,创了1991年以来24年新低,说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由高增长转向中增长的“阵痛期”,正如蛇蜕皮一样,不经历阵痛,也就难以获得新生。发达国家皆走过这样的历程,尤其是日韩等东亚国家更为典型。
经济增幅下滑,与房地产市场降温有一定关系。经济增长有所谓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2014年,对经济增长拖累最大的是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5.7%,相比2013年19.6%,降幅明显。而导致投资降速的“元凶”,正是房地产,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5%,相比2013年的19.8%,降幅更加显著。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业拖累了经济增长。
那么,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是否真如很多人预期的那样崩盘了吗?非也!大体而言,房地产指标体系可分为两类:市场指标和建设指标。从建设指标来看,2014年确实比较糟糕。
其一,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同比下降10.7%,而2013年同比上涨13.5%。回顾过去十几年,除了2014年,只有2012年出现7.3%的同比下跌,也即2014年房屋新开工增幅,创了过去十几年最低值,反映了房企拓展不积极,同时也包含有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节奏放缓的因素。
其二,201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5%,创了1998年以来最低值。由于房地产投资与建设活动,可以拉动上下游几十个行业,所以正是这两个指标的异常低迷,严重拖了经济后腿。
从市场指标来看,2014年还不算很糟。其一,201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6%,而2013年增长17.3%,相比而言,确实大降温;但相比2008年14.7%的降幅,又不算特别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