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众筹建房背后只筹钱没房子:疑涉嫌非法集资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4.11.03来源:新华网 作者: 聂可 杨绍功
扫描到手机
导语:众筹最近又成网络热搜词。这次,与它“亲密接触”的不是公益活动也不是图书出版,而是令更多人向往的集资建房。近期,南京一家房产投资基金公司打出“中国首家众筹建房投资平台”的旗号公开筹资建房,声称将使买房成本降低20%。
标签:   众筹建房  非法集资

只筹钱没房子,众筹建房应回归本义

  “买地盖楼这么大的事,得要多少人、多少钱?众筹几个亿不现实。”孟祥远等专家表示,“众筹”是个新概念,这个包袱皮里的“集资建房”无法落实就没有意义。

  “现在的众筹建房是只见筹钱不见房。如果做不好,就是增加中间环节,增加购房成本。”独立房产评论人于岳认为,当前的“众筹建房”是非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能不能做成还是个问题。

  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开发商?能不能拿到中意的地?这些问题让部分有意尝试的机构望而却步。曾经在网上发微博组织粉丝团购的南京高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天元告诉记者,高盛暂时搁置了原已启动的“众筹建房”计划。“我们还是觉得要先拿地、再筹款,目标更明确。”

  其实,梳理上世纪90年代住房商品化改革以后的变化不难发现,“集资建房”的呼声伴随着市场波动而产生:从2005年前后因为高房价、低质量呼吁自建房,到2008年后房价暴涨催动“众筹建房”概念兴起,再到现在房地产市场调整,各类打着“众筹”旗号的房地产融资频现,皆是如此。“众筹建房”之所以被喊出,又被追捧,背后是人们对住房及住房品质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现实。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认为,如果“众筹建房”能回归集资建房、满足普通需求的本意,这样的金融创新和房地产开发创新都值得鼓励。解决住房问题关乎民生幸福,相关部门在建设保障房的同时,也应该有条件地鼓励金融等各类房产开发创新,以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来共同解决住房问题。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