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贷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很多购房者来讲,购房大计往往在贷款凑首付环节,便宣告夭折。而购房者忧心的困难,就变成急于卖房的开发商希望破除的障碍,这时就有一众开发商开始琢磨,银行贷款这笔钱最终会流到自己口袋,怎么帮购房者搞定呢?
9月,平安好房与越秀、绿地联手推“好房贷”,没办法马上申请商业贷款的买家可过桥贷款,待申请到普通房贷时再还“好房贷”。首付款不足没关系,好房贷提供无抵押首付分期贷款,同时部分楼盘提供贷款贴息,二次房贷最高优惠仍可至基准利率。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合生创展北京通州的合生摩尔公馆项目就用上新浪乐居的“房抵贷”金融产品,推出“100%贷款购房”计划,具体内容是:购房者利用自己或亲友名下房产,经估值评测后,抵押给乐居金融机构房金所申请“房抵贷”,半个月内可获为期1年、最高50%抵押物评估价的专项资金作为首付款,剩余房款可申请商贷。
当然,这些都是对购房者的金融支撑,反过来也可推动房企去库存。但多想想,如果审核不严格,帮那些无经济实力购房的人提供购房便利,就不怕未来违约或还贷断供?干卖房的事儿,不多操点心,未来出问题,可能就要被动地拍卖购房者或其亲友房产,哪怕幸运的,断供的包袱也会转给银行了。
有人会跑过来问,除了开发商帮助贷款,想买房却没钱的问题有没有好辙解决?万科想到的新法子是,众筹。万科和搜房网合作,发起房产众筹,苏州万科城拿出6折房源进行众筹资金招募和房屋拍卖,投资人只需投1000元便可参与,最终靠拍卖决定成交价,后期均分房产收益,该活动上线9小时540人参加,已凑足起拍资金54万元。
争议营销
营销术是把双刃剑,玩得好增人气添销量,玩砸了后果不堪设想:轻则花钱受累不讨好,招致争议坏了名声,重则沉沦其中难以抽身。
9月份,武汉一家楼盘开盘,从外地运来800个品种,10万只蝴蝶举办蝴蝶节,现场更布置促销楼盘广告。五彩缤纷的蝴蝶,吸引的观赏者众多。从吸引眼球的角度看,这个营销术颇有功效。但随后几天局势却超出预想:上千只蝴蝶相继死亡,博眼球促销引发媒体和观众人与自然相处的大讨论,蝴蝶营销狼狈收场。
昔日海南房企营销利器的分销,如今却成为前者联合抵制对象。海南万科更带头发起“抵制分销”行动,指向由分销带来的混乱秩序:由大学生、老年人等构成的分销商在售楼处外拦客户推介给其他提成更高楼盘,不愿抗争的楼盘无奈给分销商更多提成保证客户,曾经的利器变成难摆脱的营销魔咒。
但回归本源,实际是因房企营销能力缺乏而过度依赖分销暗夺客源,才导致尾大不掉的局面。故而纵观种种营销术,背后逻辑却清晰可见:营销术再花哨,不如降价实在;降价不能太直白,营销术能锦上添花。哪怕一招再灵,也不能招招一样,往日利器可能成为今日羁绊。而唯一不变的是,房企时刻保持敏锐市场洞察力,何时降价出何种招,这才是营销的根本。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