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刚刚过去了半年。
回顾过去的6个月,天气越来越热,楼市却越来越冷。
当第一季度地王频出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第二季度楼市降温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
第一个意外:一线城市“陷落”。
2012-2013年,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对楼市供求关系的逆转,已经有所觉察,有所反应。三、四线城市的海量供应和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令开发商高调“回归一线城市”。
2013年到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土地市场不断创出新高。
开发商为了争夺一线城市的土地,已经近乎失去理智。广州南洲路楼面地价卖出34000元/平方米,广钢卖出23000元/平方米,金融城卖出19000元/平方米,。这些超越市场承受能力的“地王”,在楼市上升期,成为了推动区域楼价上升的助推器。
进入2014年,楼市急剧降温。“回归一线城市”的发展商却发现,一线城市比三、四线城市还要降得多。
2014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60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2%。
1-5月,广东省商品房销售面积2 893.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8%。
相比平均水平,一线城市成交面积下降更为明显:
2014年1-5月深圳商品住宅成交同比下降42.8%
2014年1-5月广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1.4%。
2014年1-5月
北京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6% 。上海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9.%
2014年一线城市房地产“陷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速放缓。例如广州GDP增长由去年的12%回落到今年第一季度的7.4%,影响很大。
——房地产金融收紧。开发贷款和房贷都直接受到影响。
——“限购”等政策的副作用开始显现。
——当然,2014年一线城市成交量收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反腐”的深入。在腐败官员不断倒台的背景下,房地产信息联网和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实施,都被解读为反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