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
认清现实 房企加速"以价换量"
据CRIC克而瑞福州机构数据显示,7月福州市区供应3850套,是去年7月供应的2.5倍,成交却同比小幅下滑。但在成交量上,与上个月981套相比,7月的1148套成交量,已上涨17%。
"七月的房价,已经有了筑底的感觉",苏晓斌称,从不少房企推出的特价房源来看,都接近成本价,楼市下探的空间已越来越小,部分观望的购房者开始慢慢地选择出手,这对接下来的市场是利好的消息。
但对于房企而言,还需认清现实,"对于房企和项目而言,要想改变库存高企的窘境,减轻购买者对于限购、限贷的顾虑,唯有通过价格下调,方能换来销售的增长,加快资金的回笼,降低自身风险。" CRIC克而瑞福州机构总经理张旭东直言,在当前市场情况下,"以价换量"的策略会比之前更有效果。
目前,"在市场上部分项目以价换量的降幅有15%,大量项目的降价幅度普遍也在5%-10%。而这一价格变动也获得了市场认同,去化速度有所加快。毕竟福州需求总量仍旧不小,只要有一定幅度的价格调整,成交量回升的速度就比较快。"立丹行市场总监郑可虹如是说。
东二环一项目负责人坦承, "就目前成交情况来看,只有明显价格调整的项目才有市场。开发商应当认清现实,坚持'以价换量'的基本原则,而这,或许才是打动购房者的关键。"譬如金山两个一墙之隔的项目,有特惠的楼盘,每周就能比"无声"的楼盘多走量超十套。
从买卖双方的博弈中,随着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多,而房企让利跑量心理渐占上风,供需格局已经悄然生变。
当然,亦有业内人士提示,房企在做好价格文章时,产品的品质、品牌仍旧是重中之重。"从七月的特价房举措来看,并非所以的特价都会出效果,",一业内人士称,购房者会选择那些品牌出众、规划良好的高性价比产品,"一些中小型开发企业的产品,即使跟风价格战亦未必带来成交量。"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