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朗诗集团花费8 .63亿港元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深圳科技(106 .H K )63 .4%的股权,成为了中小型房企赴港“买壳”的先锋。在香港,该类“壳资源”有很多。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已有七家知名内地房企“借壳”赴港上市。
一年多来 7家房企赴港借壳上市
上周,朗诗集团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深圳科技(106.H K )63.4%的股权,成为又一家赴港买壳的内地房企。第二天,恒力地产(169.H K )特别股东大会通过一系列提案,其中包括公司改名为万达商业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为万达“借壳”恒力画上句号。
与之前赴港“买壳”的多家业内巨头相比,朗诗置业的规模偏小。而在内地,比朗诗规模更小,同样渴求资金的非上市房企还有很多。其中,深圳科技在去年剥离部分资产后,其总资产在10亿港元以内,同之前被收购的公司相比,属于“小壳”。
克而瑞分析师戴成路分析指出,去年5月,招商地产率先通过收购东力控股来“借壳”赴港上市。此后去年下半年开始,内地房企陆续“借壳”,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一年多以来已有7家内地知名房企“借壳”赴港上市。以万科为首的龙头房企掀起了借壳香港的新热潮,如金地、万达、绿地等房企纷纷加入赴港借壳大军之中,房企打造“双平台”的做法已渐成趋势。
在赴港买壳曲线融资的热潮当中,万科成为众多房企利用香港壳曲线融资的先锋。今年3月,刚在香港成功借壳8个月的房企龙头万科宣布通过香港万科发行8亿美元5年期定息债券,此举是万科5年来首次从公开市场融资,且该笔债券年利率仅为2.7%,资金成本之低让同行惊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