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口开发项目的一家全国性房企人士坦言,近几年来营口房地产业发展很快,主城区整体情况早已是处于饱和状态,呈供大于求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营口市新竣工住宅面积与存量住宅面积之和,已高达4800万平方米。以每套房面积100平方米计,营口存量房已高达48万套。这意味着,不算未来新增的供应量,营口需新增150万人口,才可消化掉目前手中的存量房。目前,营口市的中心城区人口为56万。按照其特大型城市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市人口达到120万~130万”。
当地房地产界人士认为,营口房地产市场从2011年10月份之后开始下滑,除了市民在宏观政策不明朗下观望情绪浓厚、营口人口基数小、市场不成熟等因素外,企图把5~10年的规划集中在2年完成更是不现实的。
更重要的是,地产市场跃进后的下滑,带来了更多层面的连锁反应。2012年6月,营口市政府召开全市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营口市常务副市长刘焕鑫指出,营口项目储备较多,已达1700余个,机场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等对资金需求较大,要把项目的融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2013年1月11日,营口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营口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12年营口市“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共完成170亿元。而在2012年初制定的财政预算草案中,2012年营口市一般预算收入安排了175.28亿元,比原计划少收5亿多元。
财政增收的压力加上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大,促使营口政府在楼市出现供需矛盾之后,在救市还是挤压泡沫这道选择题上勾选了前者。
2012年以来,营口不断出台救市政策,连续三次推出购房者契税全额返还、行政事业收费减免政策,并由财政出资给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发放住房补贴,以刺激楼市消费,引发了公众舆论的关注。
在营口市政府及下属各区县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处可见“力促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融资”之类的字眼。营口市市长葛乐夫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13年的营口房地产销售目标为“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额均增长15%以上。”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促进房地产项目尽快复工、竣工为重点,对内逐户梳理排查,逐项推进;对外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来人口定居,激活商业地产项目,增加商品房销售量,提升城市活力。”当地银行为了支持居民购房需求,也提供了一定的个贷优惠。
在楼市滞销的困境下,一些全国性房企在营口的开发计划变得更为谨慎小心。以万科海港城[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为例,该地块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预计要花12-15年之间开发完成,每期只完成8万平方米。而另一家全国性房企的项目则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接近万科人士的透露,万科在三、四线城市的战略上一直是保持谨慎状态,如果发现当地市场出现问题就会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