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润派——求量之余还应增强利润
回顾今年以来典型企业的价格轨迹,上半年坚持降价跑量原则,但进入7月份之后降价态度转变明显。在市场回暖背景下,房企的销售策略或会分化。
“由于今年业绩完成情况普遍好于预期,不少开发商的资金情况其实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因此更多会采取‘稳价保量’的策略,大幅降价已经仅限于个别销售不好资金问题依然较为严峻的房企。”智恒营销吴剑平分析称。
从成交量逐渐回升的行情来看,一些房企“以价换量”导致了虽然表面业绩上涨,但实际利润率下降的现象出现。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市场转型阶段,房企不必过急于上调下半年销售业绩指标及进一步扩大规模,追求“量”上的增加,而应该在“质”上也就是利润率上注重加强。
而从10月以来部分房企的动作可以看出,目前真正的促销优惠少而又少,多数优惠还是以噱头为主,像今年上半年的“割肉让利”已经不见了。吴剑平表示,目前来看,对后市看好的比例有所增加,大部分项目都是基本平稳价格。而据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选择下调价格项目减少,大多数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折扣优惠力度,或者在每次加推开盘中小幅上调价格试探购房者底线的也不在少数。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福州总体的成交均价。
保销量派——以价换量仍是主流
有业内人士认为,房企下半年通过提价的方式来提升利润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从市场买卖双方心态来看,目前市场始终处于“阶段性”观望状态。在微调政策的刺激下,开发商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市场成交量被激活,销售业绩情况完成较好的大型房企可能从“保销售”转向“保利润”,借势提价的意愿增强,但目前购房者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因此房价大幅上涨难度也较大,提价的可能性很小。
而部分房企的推盘节奏还将加快。一市区楼盘营销经理表示:“项目接下来还是加快销售,对于战略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贵安新天地(QQ群:226139493)相关负责人也认 为,在目前状态下,提价并不是适宜的方式,以性价比产品走量才符合市场需求。
部分大型房企提前且超额完成上半年销售目标,得益于降价促销销售策略的调整,如果降价动力消失,购买力会否持续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已经开始的开发商大肆拿地,会促其加大回笼资金的力度以保持优良的现金流,未来可能仍会采取快速跑量的方式,对短期楼市的成交将起到一个助推作用。”业内人士林先生表示,“但像上半年牺牲利润以价换量或不再出现,小幅度、阶段性促销很可能成为主流。”
拿地补仓派——热销后加紧布局
而许多早早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大型房企,则以超高的市场灵敏度投入另一场收割——出于自身循环发展开拓市场的需要,趁着地方政府推地意愿的增强继而大肆买地。
据此前媒体报道,仅10月8日一天,就有万科、金融街、保利、首开股份四家公司公告拿地。保利地产及其联合体在4天内斥资超过140亿元大量圈地,其中包括上海徐汇滨江地王和长沙地王。10家一线房企第三季度拿地金额就达到了近572亿元,超过前三季度的一半。
而在福州本地,昨日进行的2012年第三次土拍,就云集了融信、正荣、融侨、中联、阳光、万科、正荣等本土以及外来实力房企,热门地块的溢价率也不断飙高。
业内人士林先生表示,在中小房企还在为销量发愁时,大型房企早已度过最困难时期,趁着土地市场热度刚起,开始为下一步发展拿地补仓。而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大,出现资源往大型房企集中的趋势,强者更强。很多大型品牌房企已经完成了预期目标,资金流动更快,拿地力度更大,发展更有利。(记者 林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