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略转移。
这种调控及通胀期发生的战略转移,广义上包括区域扩张、资本运作、资产优化三个大的方面。
我国2011年房地产的供地实际规模已达到15.42万公顷,超过了2010年15.31万公顷的水平。其中住房土地今年的供应量是11.44万公顷,总体出让金首次突破30000亿元。尽管总体地价呈现涨势,但不要忘记其中60%来源于二三线城市,而此前的2010年这一比例39%,这是系出于调控导致的开发商区域扩张。
按照任志强计算的标准,开发商存量现金或等价物高达16000亿元,这实际是包括了开发商通过合并与分拆产生的对存量地存量项目的再投资与盘活,固然谋求上市被阻,但是变相上市及来自项目及存量地的合并分拆却成为开发商应对未来市场的重要举措,即俗称的资本运作。
调控近两年来,大开发商已经开始过冬准备,这就是始于万科由客户生产向工厂化生产转变的开发领域的革命,其核心理念就是优化资产,包括标准化产品的优化、客户定位的优化、成本控制的优化、土地储备的优化以及去库存化,也因为依靠资产优化让万科连续两年不仅没有被传闻中的恒大等追赶者跟上脚步,而且在销售量结构上更领先一步,万科销售均价高于恒大销售均价近5000元,而万科供应总量中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之比与恒大趋同。
2/战略调整,包括供应量、供应节奏、供应产品、销售政策、供应成本五大方面的关键性调整。
相对于大开发商及主流开发商,一些中小房企则谋求在供应量、供应节奏、供应产品、销售政策、供应成本五大方面进行关键性调整,尤其是供应产品与供应成本,笔者以环渤海经济圈的天津北京唐山承德廊坊为轴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凡房价下调部分,基本是以去库存化为目的,而新增供应则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略有上涨,利润水平并没有实质变化。
来自开发商战略的两大变化将导致群交的地价(注:指开发商拿地着眼于战略的考虑,对二三线甚至四线的进入,对一线城市的抄底,对一线城市的土地减持,地价从而呈现有涨有跌态势),进而保障未来房价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