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绿城通过项目股权腾挪和产品促销,回笼现金超过百亿。这成绩似乎要将过去一年所有的非议,统统翻过。
绿城再次从调控的风暴眼中逐渐消停,但此番已物是人非。宋卫平一口气转手五个项目股权,降价策略也渐渐明朗。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决意放弃以往又好又快的思路,开始考虑品质、规模和财务的三方平衡。
虽然代建业务的壮大并非坦途,由重转轻或许会让宋卫平离最初目标渐远,但两轮调控中的危局,无疑让绿城变得更富弹性。
百亿救急
1月5日晚,绿城在业绩快报中披露,公司在2011年12月中敲定了四个项目股权的转让,其中包括将湖滨置业51%的股权售予孙宏斌的融创。
资料显示五个项目股权总售价仅为13亿元左右。其中湖滨置业项目融创出资仅5100万,而当初项目土地款29亿元,市场对此表示不解,甚至有人质疑宋卫平臭棋。
绿城中国首席财务官冯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只是股权交易,但实际的情况是,绿城后期投入的资金肯定高于注册资本。融创方面亦称,“我们入股相当于是平价进入。”
冯征告诉本报:“包括外滩地王在内,5个项目的转让,能够给绿城带来直接现金回流40多亿。这些项目如果接着做,还得再投40个亿。”
而在销售方面,去年最后一月绿城共取得合同销售面积约2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57亿元,成为当年成绩最佳的月份。绿城全年累计实现销售金额353亿元(包括人民币22亿的协议销售额),总销售金额中归属于集团权益金额约为233亿元,约完成年初目标的64%。
冯征说,业绩回升主要还是因为优惠幅度较大。据其介绍,自从11月以来,绿城的优惠幅度达到10个点左右。“虽然相比其他房企,绿城优惠力度并不算太大,但已经足以帮助促进去化率。”
数据显示,去年12月,绿城集团(绿城阳光公馆 绿城百合公寓)共有18个新项目或项目分期推出销售,总推盘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总成交面积约11万平方米,去化率达到48.9%。
销售和腾挪双管齐下,绿城一个月内进账百亿。而根据公司最新财报,短期借款亦为130多亿。
这笔回笼现金无疑将在落账后大大改善负债状况,冯征说,“公司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未来绿城还会继续出售项目,“目前还有几个项目在谈,跟之前的几个基本以成本价出让不同,因为公司资金上已经不太紧,这些项目股权的出售更为从容,转让会有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