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房地产行业不再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傲视群雄,要向民生轨道转换。其实,现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放松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为保障房建设争取时间,民生的关键在于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解决住房问题,保障房的硬指标如能完成并很好的解决分配问题,不仅可以解决极大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刚性需求,还对商品房价格造成一定的冲击,让“天价”回归正常,两者都助于实现民生,维护社会和谐。但是,要让保障房的建设实现这两个目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依靠宏观调控抑制房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举措。所以,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不仅不可脱离民生,还可以利用保障房建设为陷入危机的企业谋求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二是房地产行业将结束“黄金时代”、“暴利时代”、“全民炒房时代”,进入“正常盈利时代”。房地产行业在未来20年的发展机遇期中应该更趋于理性发展,不仅老百姓对房地产的投资也更趋于理性,房地产企业也更趋向于规模化、规范化,行业集聚度将大为提高。企业像一颗树木,树的成长依赖脚下的土地,08年金融危机是“外患”,外头刮风下雨,里头还是营养充足,扎根脚下还是能继续生存。但是现在是“内外夹击”,外有欧美债务危机的“龙卷风”滚滚来袭,内又通胀连连挤占企业生存空间,大树脚下的土壤没有了养分,企业要怎么生存?当前形势下,有很多的小树木可能就此倒下,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中资产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如果不想就此倒下,可能将在下半年掀起一场“并购浪潮”。因为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一二线城市的中小企业一方面由于这些城市地少价高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生存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自身操作灵活、债权简单,交易快捷,可以在危急关头迅速“掉头”,转换生存方式。
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等的改变会出现“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的循环周期。房地产业上一个十年的“黄金时代”已经是昨日黄花,未来1-2年,在宏观调控决心坚定的情况下,很多房地产企业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风光不再;未来10-20年,在城市化进程继续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机遇期。笔者以为,虽然房地产之“伞”坏掉,但是“骨子”还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永远在经济发展中独占鳌头,但是抱着让房地产立刻“崩盘”的心态是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崩盘”并不意味着解放民生,反而对经济的“硬伤害”会招致更巨大的灾难。所以,房地产行业的“瘦身”需要平稳过渡,在保持自己的“骨子”的同时,逐渐降低未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支柱地位“让位”于其他高新技术行业,为其他行业留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