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博文 > 正文

胡志刚:房地产还有20年机遇期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1.08.12 来源:胡志刚博客

  一方面,开发商“荷包”大幅“缩水”。08年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腥风血雨席卷全球,那时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也经历了一场“寒冬腊月”,但是,最终中国政府力挽狂澜,投下近四万亿刺激经济,作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各大银行捧着钱向国内房地产企业“频送秋波”,将正处于“寒冬”中的中国房地产带上复苏之路。然而形势逆转,现在,一是中小企业借贷困难。受央行紧缩银根政策的影响,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越来越困难,甚至很多企业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借贷成本更是一路从10%飙升近30%,众所周知,这绝非企业正常经营的长久之策,甚至可能将某些开发企业逼上绝路。雪上加霜的是,购房者的购房贷款同时也受到政策限制,从买方市场上堵住了需求,更让企业资金周转陷入一潭“死水”之中。二是企业融资渠道被“围堵”。在银行求贷“无门”的现状下,信托、信贷理财产品成为房地产企业曲线融资的渠道之一,但是这扇门也在逐渐关闭,一季度房地产信托总额从2010年四季度的659亿元下降至443亿元。可见,房地产开发企业“荷包”大幅“缩水”,企业经营面临融资困难、资金链吃紧的局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尴尬”。

  另一方面,多方博弈逼房价“跳水”。由于国家出台“限购令”、银行信贷萎缩等严厉的调控政策打压房价,直接打击了购房者的购房信心,即使开发商采用各种营销手段进行促销,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刚性需求的购房者都持“观望”态度,使得房地产行业销售和市场极度萎缩。但是,很多开发商对宏观调控还抱有一定侥幸心理,期待楼市再次上演“柳暗花明又一村”戏码,所以上半年开发企业基本持“死扛”态度,“量跌价涨”的局面很普遍。七月杭州新开楼盘平均成交量不足1成,9个楼盘成交率低于10%的过半。成交量持续低位徘徊给开发商的资金周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调控与资金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开发商可能需要尽快消化库存套现。据统计,以目前的库存量,开发企业需要至少10个月的时间才能消化完毕,销售压力巨大,房地产开发商降价放量可谓迫在眉睫。6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2个,持平的城市有14个,相比5月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6个,下半年调控继续的情况下,开发企业为了解套,可能继续房价“跳水”,甚至是进行去房地产化之路。

  在通货膨胀的宏观背景下,企业经营成本也急剧抬升,电荒、钱荒、用工荒和高成本、高税收、高利贷等因素“吃尽”了企业的利润。在此轮调控中,房地产行业的形象更是遭受重创,自古以来,“住”是人民生活的最基本需要,房地产作为有助于国民“安居”的行业,担负着崇高的使命和责任感,却在过速发展的过程中脱离民生,不仅住宅质量问题饱受诟病,有关房地产“暴利”的争议更是让行业形象一落千丈,在宏观调控的打击下,房地产真的就进入末日之路了吗?

  笔者以为,现在的房地产行业是“伞”坏“骨子”还在,虽然伞的外表暂时受损,但是行业的基础还在,根基还很扎实。而且,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将用20年的时间解决“半城市化”问题,使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65%。以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率不到50%的现状来看,房地产的发展还有20年的机遇期。在下一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机遇期,从业者应当注意两点: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