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调控将中小开发企业这一股散户进一步蚕食,导致的直接恶果将是垄断。
在中国未来需求旺盛而供应趋于垄断的环境下,房价要想稳定几无可能,只能是快速上涨,同时,由于经济的再次高速发展,伴随的少许通胀也是正常的,年均上涨两位数将成一道诱人的风景。
第五个引爆点来自于前老龄化社会人口生育及就业高峰带来的旺盛需求并集中实现。
按照研究机构的报告,我国将于2020年正式宣告进入老龄社会,此前的大约2014-2016年中国将出现生育及就业高峰,而据黄金十年的消费结构看,买房为下一代及买房养老是普通老百姓的买房核心理由,除一线城市投资比接近50%外,中国多数城市的买房投资比低于15%,多数二三线城市的此项比例甚至是个位数。
显然,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将产生更为充足的刚性需求,而彼时,一些短期的调控政策,如限购、提高二套房首付比、停贷、交易税费差异化等都将因为经济进入第二个繁荣周期而被取消,但调控的发条松动迎来的却是消费高峰,再结合前面的基于调控产生的开发垄断,一个庞大的卖方市场势必引发新一轮涨价潮。
所以,如果单独评价调控的效果,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如果在一个较长周期房价是持续上涨的,那只能说是行政调控让整体阶层获得投机机会,没有进入者或者更巨大的普通老百姓不仅没有从调控中受益,相反因为没有出手成为受害者。
若出现暴涨,则上述引爆点或者因素现在为什么不能正视呢?